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负荆请罪》,它让我学会了一个道理,做错事一定要知错就改,不能一错再错,这样只会带来更糟的结果。
这本书主要讲了: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文官叫蔺相如,由于他能言善辩,常常帮赵王出谋划策,深受赵王宠爱,有一位武将叫廉颇,因此十分嫉妒蔺相如,处处为难他。而蔺相如怕秦王知道赵国的两名官员闹不和产生意见分歧而攻打赵国,就忍气吞声,以大局为重,便不与廉颇计较,廉颇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愧疚,立刻背着荆棘来到蔺相如家门前请罪,大肚的蔺相如原谅了他。
我十分敬佩廉颇,因为他知错就能改,不像我,常常因为爱面子却死也不承认错误,一错再错,最后反而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我也十分敬佩蔺相如,他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原谅了廉颇,不像现在少数人,小肚鸡肠,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斤斤计较。
我要向廉颇学习,我认为现在社会上也有少数人不懂得知错就改这个道理。比如说前几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年青人,手里拿着一根冰棒,冰棒的包装纸随手就丢到地上,而垃圾桶就在他身边,清洁工阿姨过来提醒了他,可他置之不理,清洁工阿姨只好拾起包装纸,扔进垃圾箱。看到这种情景我十分气愤,如果把他跟廉颇比,那可就差远了。
还有,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人斗殴,造成人员伤亡,斗殴的原因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摩擦,双方都不肯让步,而导致用武力解决。我希望人人都能和平共处,前提就是要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和宽大的胸襟。在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国民素质普遍较高,人人都十分有礼貌,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他会立马给你道歉,若在中国,被踩的人肯定会先白你一眼,然后开始口水战,严重的还有可能大打出手。社会风气因此长期无法改善。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知错就改这个做人的道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读《负荆请罪》有感
西郊实验小学六(3)班许心怡
一看题目就知道这会是一篇有关于认错的文章。不错,这篇文章讲得就是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背着一根荆条向赵国的上卿蔺相如认错赔罪,使得他们成了一对亲密的好朋友。
本来,廉颇对蔺相如是不避不让,骄傲自狂,总不把蔺相如放在眼里,可如今他明白了蔺相如的一片苦心,知道要向别人赔罪,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而真心悔悟,而认真改正。只有向别人认了错,道了歉,才能生活得快乐,问心无愧。所以我们都应该做像廉颇那样的人。有错必认,有错必究,并且要永永远远地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我读到“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的过错”这句话时,我的心有些震颤。曾经那个目中无蔺相如的他竟然跪在地上,真心诚意地向蔺相如认错赔罪,怪自己做错了太多事。是啊,廉颇是大将军,能使他下跪赔罪的没几个,可是当他知道自己犯下错误时,竟然懂得要毫不犹豫地向人认错,难道这举动会不使我的心灵震撼吗?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是必须具有这样的精神。不管你是多么的高高在上,不管你是多么的娇生惯养,不管你是多么的矮小落后,这种优良的品质都应当永久的留在我们身上,时时刻刻跟随我们,伴我们一生。只有懂得知错能改的人,才会得到朋友的赞赏;只有懂得知错能改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只有懂得知错能改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只有懂得知错能改的人,才会得到人间的至爱。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管你曾经做了多么错事,只要你像廉将军一样,大胆地,真诚地向别人道歉,相信你一定可以得到宽恕,那时候便会感觉无事一身轻。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或多或少,不管错误把得大不大,我们都应该自觉地,诚恳地为我们所犯下的错误而忏悔,知错就改。改正了错误,就要使自己引以为诫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们身上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少,而优点就会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心中的好榜样。
我们生活中有有许许多多知错就改的人,但同时也有貌美心丑的人存在!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姐姐家玩,刚巧她的另一个妹妹也在她家。姐姐家种了好多好多的花,特别美。其中有一盆花是极其难开花的,那年好不容易开了花,还真是别具一格,可是不幸被损坏了。姐姐的另一个妹妹叫吴宇虹,她在玩耍的时候无意中不小心撞在了花盆上,把那盆开花十分困难的花给撞坏了,这下一来,不知又要到何时才会再开花呀!吴宇虹害怕了,损坏了人家的东西,不敢承认错误,连声对不起也不说,虽然那是她姑姑家的东西,但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她还是应该向她姑姑说一声,而不是遮遮掩掩的,怀着一颗欺骗的心,偷偷摸摸地把那盆花带回了家,她怕她姑姑发现了追究到底。再怎么样,也应该坦诚一点,犯了错误要改,这是个最基本的道理。如果当时她向姨妈认例如错,姨妈一定不会责骂她的。为什么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不懂要知错就改吗?如果不这样,她还会是个好孩子。
所以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它关系着你的人品,关系着你的一生,我们应该从小时候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要牢记这句话,牢记这个故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犯了错就一定要改,这样你才不会遗憾终生,这样你才会做错更多的事,这样遗憾终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指导老师:刘英姿
今天,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书来看。一眼就看到一篇文章——《负荆请罪》。讲得可有趣了,让人百看不厌,使人看了以后,受益匪浅。它讲的是战国时代的事。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去秦国交涉。蔺相如凭着聪明才智为赵国争回了不少面子。使秦王不敢再小瞧赵国了。赵王很高兴,见蔺相如这么有才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宰相)。这可气坏了大将军廉颇。蔺相如知道廉颇嫉妒,所以处处让着他,蔺相如的手下不明白,问:“您的地位比他高,为何处处让着他?”蔺相如说:“秦国不敢来攻击赵国,是因为赵国文官武官一条心,我们俩好比是两只虎,如果打起来,难免有一只受伤,秦国就有进攻赵国的机会。”这席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很惭愧。脱掉一只袖子,背着一根荆条来找蔺相如,要求蔺相如责打他,蔺相如不但没有责打他,而且原谅了他。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则故事使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人不能有嫉妒心理,别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嫉妒,这次输了,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去做,争取下次超过他。嫉妒心理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克服它。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点,我们应该向蔺相如学习,学会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理解别人,做到“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如今的社会,很多人缺少这一点,只要别人做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就怀恨在心。更重要的一点,知错必改,有些人做错了事,别人批评了他,他还屡教不改,正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像廉颇那样知错必改,像蔺相如那样没有嫉妒心理,心胸开阔的话,那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晚霞的红光炫染了天边,蔺相如打着赵国的旗号。凭着自身的机智勇敢,击败了秦王的阴谋。是一位临危不惧而又有才智的人。在淹池会上,逼秦王击缶,推护了赵国尊严,被封上卿,可是大将军廉颇居功自傲,非常不服。
读到这里,我的心中挂了一个大问号,难道连秦王也不慎的蔺相如会怕小小的廉颇不成?谁知蔺相如知道后,就请病假不上朝,以此来避开廉颇,不与他见面。
有一次他坐车出出去,碰巧遇到廉颇,便叫车又住回赶。我替蔺相如不值,何必忍他廉颇呢?不如将他告到赵王面前。我逐渐认识到蔺相如避着他的意思是为了赵国的利益,因为他不想因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而让赵国损失一位大将。一时间,我自叹不如。
在学校里,我常因为一些芝麻大点的小事而忍不住自已的脾气,我在写字时,后面的同学踢了我们椅子。一时,笔尖一滑,错了一个字。我向后转去,没有想到现在是上课,也因此一拳打乱了别人的思考。我心中油然而生起了怒火,我的心中只顾着自已的小利益,完全没有想到别人。
我瞪了他一眼,他低下头,轻轻说:“对不起。”我心中气到,仅凭一句“对不起”就能算了吗?我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又踢了他一脚,这个时候,我影响到了课堂,打扰了老师上课,扰乱了同学的思路,与蔺相如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这种狭窄的心胸不顾大局的想法是行不通。只有以大局为重。要以蔺相如为榜样。事事要考虑后果,要学会当“忍者神龟”。
蔺相如怕与廉颇“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处处以国家利益为得,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种品质是多么值得我学习呀!以后,如果我再和同学发生矛盾,可一定要想想集体。只要对集体不利,自己就不要去做,不能由自己的性子来,要像蔺相如一样做一位顾大局的人。